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廉政新闻 > 焦点新闻 > 正文

在新征程上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

来源:甘肃廉政网|发布时间:2023-6-1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做好工作的重要传家宝。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无一不是与深入调查研究密切相关。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不断提高开展调查研究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着力提升调查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紧紧围绕一个主题。调查研究的价值,在于为工作大局服务。必须把紧贴工作大局、服务工作大局作为调查研究的全部主题,增强调查研究的针对性。调查研究规模有大有小、时间有长有短、层次有高有低,但无论什么类型、什么形式、什么任务,都要根据调查研究主题进行部署、组织、推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调查研究应有的作用,达到了解情况、掌握实情、推动工作、服务大局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紧密联系调研主题,紧扣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现状和发展实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具体到党的建设来说,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围绕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等方面工作,通过深入开展调研,不断破解工作难题、改进思路举措、提高工作质量。

把握两个基本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不了解真实情况,拍脑门做决定,是做不好工作的。调查研究包括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其中调查是研究的基础,必须全面系统;研究是调查的升华,必须深入细致。两者构成了完整的调研过程和认识过程。一是在调查环节要充分收集材料、了解情况。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写作过程中,曾对德、法、英等国的工业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并充分利用大英图书馆的丰富资料。列宁在评论《资本论》时曾说:“在这里,在每一步分析中,都用事实即用实践来进行检验。”经验证明,在调查研究中了解情况越深入,所收集的资料越是广泛、丰富而有代表性,后续的研究就越深刻,得出的结论也就越全面、正确,越能接触问题的实质。二是在研究环节要深入综合分析。研究环节最重要的是撰写好调研报告,这是研究成果的最终体现。报告的撰写要把握主题,突出主线,抓住重点;文字表达要准确、鲜明、生动,让人看了以后津津乐道、回味无穷;表现形式要多样化,不能千人一面;结构要严谨,条理要分明,布局要合理;内容要言之有物,资料要翔实具体,力求言简意赅、论证有力。调研报告不必面面俱到、无所不包,关键在于抓住要害,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克服三种不良倾向。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一年后,他在亲自起草的《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中进一步提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在调查前面加上“正确的”三个字,明确了通过调查研究取得发言权的前提条件,强调了正确开展调查研究的极端重要性。实践中,要防止几种不良倾向和现象。一是要防止和克服“态度怠慢不重视”。有的同志漠视忽视轻视调查研究,觉得党中央大政方针都已经明确,具体安排上级都已部署,遵照执行就可以了;有的同志觉得自己工作多年,情况都早已熟悉,搞不搞调查研究就那么回事,最多只是走个过场;有的同志因为工作忙,将调查研究的具体工作交由下级部门完成,没有深入一线,只在纸面上调研……凡此种种,都是思想根源出了问题。二是要防止和克服“作风飘浮不深入”。调查研究是为了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一些调查研究存在作风不实、形式主义问题,如“踩点式”走马观花、“盆景式”只看不问、“报喜式”探访政绩、“脱节式”回避落实……这些都是调研“虚浮症”的主要表现。三是要防止和克服“行动乏力不落地”。调查研究的目的是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既要摸清情况和问题,又要拿出实施意见,具体落实下去。现实中,一些调研报告“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有的调研报告发现了问题,也知道该往什么方向努力,却怕落实起来给自己增加压力和困难,不愿或者不敢将反映的问题加以解决,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坚持四项工作机制。一是经常化。这是调查研究发挥作用的基础。调查研究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调查研究不是权宜之计,不会一劳永逸,需要持之以恒,经常深入地开展。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特别是在原则性问题上,不能因为自己的认识一时正确,就以为可以一劳永逸了,也不能忽冷忽热、时断时续。二是制度化。只有建立健全有效的制度,才能保障调研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成为自觉的、经常性的工作。要建立调研规划制度,把调研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制定年度和分阶段的调研计划,做到有目的、有内容、有步骤、有要求。建立调研奖惩制度,把调查研究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提拔任用的重要内容,定期考察,跟踪问效,记录建档,奖优罚劣;建立调研督查制度,对调研工作全程跟踪督查、定期总结评议,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三是规范化。调查研究有其自身规律,要使调查研究规范有序进行,必须认真“备课”,按照调研计划,围绕调研课题,列出调研提纲,明确调研内容,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深入基层广泛收集情况,多问、多记、多听、多想,把握干部群众的思想脉搏,了解工作运行的态势,掌握第一手资料和真实可靠的数据;必须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对调查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撰写出有分量的调研报告;必须促进调研成果转化,把调研成果及时吸纳到决策中去,实现调研成果的转化,使调查研究的作用得以发挥。四是科学化。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真实情况,促进科学决策。调查研究科学化,简单地说,就是坚持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在“准”“实”“全”“新”上做文章,实现从反映事物的现状向揭示事物的发展趋势转变,从收集情况向研究新事物、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转变。

关注五个方面主要内容。科学选择和确定调查研究的内容,不仅决定着调查研究的方向和水平,同时也是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重要基础。一是战略问题的调查研究。战略问题是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新的观点、采取新的方法,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全面地研究,不断深化对党情、国情、世情的认识,制定并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二是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重大问题,是指具有全局性、综合性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找出符合实际的具体措施和路子,是调查研究的重要任务。三是热点问题的调查研究。热点问题是当下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关注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关系到党的建设质量。搞好热点问题的调查研究,首先要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标准,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地统一起来。在调查研究中,要多深入基层,认真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喜所忧、所爱所恶、所期所盼。四是典型经验的调查研究。典型经验往往反映了事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方向。一个好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就是一种精神,就是一条发展路子,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改革和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五是苗头性问题的调查研究。通过研究历史和现实预见未来,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实践证明,抓准了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就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判断,就能作出驾驭局势的决策,就能把握当前和未来工作的主动权。各级领导干部在认真总结、研究当前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的同时,也要注意下一步即将提上议事日程的重大问题,注意那些新出现的关系全局的苗头性问题,力求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这就要求有高度的敏感性,做好超前调查研究。(刘伟)

 


  下一篇: 在锤炼品格强化忠诚中增强政治觉悟


  上一篇: 何谋保在夏河开展结对帮扶并调研工作时强调 与爱同行 携手奋进 让党的阳光温暖千家万户

中国共产党网 中国政府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中国纪检监察报  中国甘肃网 甘肃纪检监察网
Copyright © 2020-2021 甘南纪检监察网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共甘南藏族自治州纪律检查委员会 甘南藏族自治州监察委员会
 地址: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州委大院  邮政编码:747000  备案号: 甘公网安备 62300102000092号